2012年5月,记者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,采访当地的创业明星韦孟娥。一提到她,当地人不约而同都给出了这样的评价——
村民:“胆子大,比男人胆子还大。”
村民:“她就往大胆方面去想,所以说我挺佩服她。”
村民:“大胆。”
记者:“为什么?”
村民:“因为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过,她第一个人做。”
当地人都说韦孟娥胆大,那么,她到底做了什么大胆的事情呢?
她就是韦孟娥,说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,她这样回应——
韦孟娥:“整个宜州人都知道我不怕死。”
记者:“你跟谁说的?”
韦孟娥:“跟很多人都说了。”
记者:“你怎么跟他们说的?”
韦孟娥:“我说,我就是不怕死的人。”
不怕死,想到就干,再难也要把事干成,这就是韦孟娥。2006年,她干了一件当地从来没人做过的事——收购桑树枝。这就是桑树枝,在种桑养蚕基地宜州市随处可见,以前农民只能用来烧火,从没人开发,更没人花钱收购,韦孟娥的举动在最初的三年里一直是当地人的笑柄。
村民:“靠它赚钱?我来那么久,几十岁了,没听说这个能赚钱。老人家议论,我们都觉得有点好笑,觉得收这种有点傻的人。”
村民:“树枝人家都丢了不要了,你拿来赚钱,有这个想法不可能。”
没人敢想,韦孟娥却偏要去干,其实收购桑树枝到底能干什么,她一开始也不清楚。她做了三年的试验,但都失败了,为此甚至欠下了150万元外债,家庭也步入崩溃的边缘。谈到过去的这段经历,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韦孟娥流下了眼泪。
韦孟娥:“很艰苦很艰苦,做这个不成那个也不成,人家又笑话我,借钱又借不了。我眼泪掉下来了。”
记者:“以前特别不容易?”
韦孟娥:“嗯,想起来借钱的时候。”
在最艰难的日子里,韦孟娥依然不怕失败,勇敢往前冲。从2009年开始,她突然奇迹般地走出了困境,短短三年之后,她靠开发利用这些桑树枝,成为当地一个行业的领军人物,年创销售收入5000万元。她的迅速成功让很多人惊叹。今年她还被全国妇联评为“全国三八红旗手”。
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巡视员:“创业的速度确实是飞快的,迅猛的,树立了妇女发展的一个标杆。把她作为全国的三八红旗手,对引领妇女与社会共同进步,有非常重大的意义。”
韦孟娥到底经历了什么,最终她又是怎样奇迹般扭转困局,仅用短短三年时间就实现了财富的裂变呢?
韦孟娥是宜州市屏南乡板纳村人,因为家境贫困,初中没毕业就开始打工赚钱。她胆大,力气也大,打工专挑重体力活,建筑工地上扛水泥,制砖厂里搬砖的活,很少有女人干,她却敢跟一帮男人比拼。
韦孟娥:“水泥工都干过。”
记者:“这种墙呢?”
韦孟娥:“做过。他们都砌不好,我就一直扔扔扔,扔上去很快的。”
韦孟娥:用桑树枝种秀珍菇蘑菇年售5000万